广东的 " 专精特新 " 企业发展有了专属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平台了。7 月 7 日,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 " 专精特新 " 专板(下称 " 专精特新 " 专板)正式开板。来自全省 6 个地市的 43 家企业成为首批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入板企业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广东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将根据企业成长阶段、财务数据、获得私募股权融资等情况建立孵化层、规范层、培育层,对企业进行分层梯队孵化培育,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基础服务和综合金融服务。
据悉,到 " 十四五 " 末:" 专精特新 " 专板将对接服务企业 1 万家(次),集聚企业 1000 家,建立与全国股转系统合作衔接机制,培育一批企业到全国股转系统和上海、深圳、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。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倪全宏致辞表示,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 " 专精特新 " 专板的推出,对创新构建 " 专精特新 " 梯队培育体系、打通我省 " 专精特新 " 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。
广东入围 " 专精特新 " 专板试点
披着红色的围巾,集牧农牧科技、科劳斯实验室系统科技、惠州明宇影像材料等企业代表走到台上接受了授牌,正式成为广东 " 专精特新 " 专板的首批入板企业。此次,全省 43 家企业陆续登上了舞台。
95% 以上为优质中小企业、83% 以上的企业为省级专精特新及以上资质企业、100% 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专利、上一年度营业收入最高超 2.6 亿元、净利润最高超 3000 万元、研发投入最高超 1700 万元……这是广东首批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入板企业的画像。
专精特新,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发展、创新能力强的发展特征。专精特新企业往往在细分领域拥有 " 独门绝技 ",创新能力强、成长性好,是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基础力量。数据显示,广东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 2.79 万家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.89 万家,专精特新 " 小巨人 " 企业 867 家,累计推动 101 家专精特新企业成功上市。
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什么要建设 " 专精特新 " 专板?因为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,可以选择到全国性的市场挂牌上市,如新三板市场、北交所、科创板、创业板等,但起步不久、还未形成规模效应的企业,还需要到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以获得融资支持。
2022 年 11 月,证监会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《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 " 专精特新 " 专板的指导意见》,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建设,进一步挖掘企业价值,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。
今年 6 月 30 日,证监会公示首批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,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位列 9 个区域性股权市场之一。广东的 " 专精特新 " 专板由此应运而生。
广东 " 专精特新 " 专板根据企业成长阶段、财务数据、获得私募股权融资等情况建立孵化层、规范层、培育层,对企业进行分层梯队孵化培育,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基础服务和综合金融服务。
如果将企业 IPO 上市比喻为上大学,那么孵化层、规范层和培育层,相当于企业培育 " 重点高中 " 的高一、高二和高三,课程是私募股权投融资、拟上市企业规范辅导等。
以广东 " 专精特新 " 专板为例,在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方面,其专家团队可为入板企业提供规范运作、企业改制、上市(挂牌)咨询、上市辅导、上市路径规划、董秘培训、并购重组等方面咨询和服务。
" 专精特新 " 专板企业享受多方面的制度支持。全新设立的广东 " 专精特新 " 专板,将优化制度规则,简化企业入板的流程和手续,按照 " 非必要不披露 " 原则实行差异化信息披露要求。
广东股交方面表示,将推动专板成为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的集聚地、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股转系统对接的桥头堡、证监会有关区域性股权市场业务和制度创新的试验田。
" 四板 " 市场有望掀起 " 专精特新 " 开板热
" 专精特新 " 专板的建设将助力企业高速发展。
近年来,国家高度重视,将专精特新 " 小巨人 " 企业培育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、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,进入 " 十四五 " 时期," 专精特新 " 的政策热度更是上升到了新高度,诸多政策、会议、文件反复强调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。
为了让专精特新企业早日成长为国家 " 小巨人 ",各地都建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培训库,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。以广东为例,去年 8 月发布的《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》提出,在 " 十四五 " 期间力争全省推动培育十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、一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一千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" 小巨人 " 企业。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,需要得到稳定的金融支持。然而,在间接融资市场上,由于普遍缺乏抵押资产,并且研发投入较高、投资周期较长," 专精特新 "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难以通过传统的银行信贷产品满足。而在直接融资市场上,绝大多数专精特新企业难以享受到全国性资本市场的服务。
" 专精特新 " 专板补足了这一短板。" 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‘专精特新’专板,补全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拼图。" 开源证券副总裁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。
为此,广东根据《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建设工作方案》,在广州、佛山、汕头等地市率先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资本市场服务试点。
广东 " 专精特新 " 专板的五项重点任务正围绕补足专精特新展开——推进建立与全国股转系统合作衔接机制、推动制度和业务创新落地见效、打造专精特新企业综合服务体系、建设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平台、构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体系等。
广东股交表示,将联合广州、佛山、汕头政府相关职能部门,积极发动辖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入板孵化培育,共同推进服务试点工作。
广东 " 专精特新 " 专板的开板是全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缩影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2023 年,区域性股权市场有望迎来新一波 " 专精特新 " 开板热潮。来自省工信厅数据显示,区域性股权市场方面,已有 20 家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开设 " 专精特新 " 专板,并吸引了超 5000 家企业到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展示 / 挂牌。
" 专精特新 " 企业可上 " 预科班 "实现梯次晋级
一直以来,各地区域市场一直在重点培育区域内上市后备企业。" 专精特新 " 专板的推出,被认为可以对上市后备企业优中选优,其通过先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,再转至新三板、北交所等全国性资本市场,形成梯度培育体系。通过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上 " 预科班 ",专精特新企业得以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扬优势,实现梯次晋级。
以广东股交的培育为例,目前广东股交存量挂牌展示企业中,国家级专精特新 " 小巨人 "65 家,专精特新近 1300 家,创新型中小企业超 500 家。 广东股交表示,将与全国股转系统联合开展专板企业培育工作、以专板为基础遂选优质企业建立 " 广东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库 "。
全面注册制之下,专精特新企业迎来了新机遇。根据北交所的数据," 小巨人 " 企业从申报到上市委审议仅需 122 个自然日,用时最短可达 37 个自然日,用时低于 100 天的有 31 个项目。
广东股交董事、代行总经理伍少球介绍,设立 " 专精特新 " 专板,旨在进一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配置、价值发现及培育孵化功能,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专属股权融资、行业路演、上市辅导、财务顾问等综合性金融服务,帮助企业对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,打通企业上市 " 最后一公里 "。
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,孙金钜认为,我国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体系逐渐建立,注册制改革下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不断得到优化。"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明显提升。"
政策东风之下,广东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快车道已经建立起来。
根据《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 " 专精特新 " 专板建设工作方案》,到 " 十四五 " 末:" 专精特新 " 专板将对接服务企业 1 万家(次),集聚企业 1000 家,建立与全国股转系统合作衔接机制,培育一批企业到全国股转系统和上海、深圳、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。
南方 + 记者 黎华联
标签: